为了美丽走过20年的韩国id医院,将双鄂手术的大众化,并做出医疗事业贡献
发布者
idyiyuan
发布日期
2024-05-30 10:25
点击数
8615
照片提供:韩国id医院/ 2009年id医院扩张开院仪式现场照片
[the fair] 记者卢万英(音)
今年4月1日韩国id医院迎来了建院20周年。
年仅20岁的id医院,将此前用于重建治疗的双鄂手术特殊化为美容手术, 并使其大众化。
双鄂手术(Orthognathic surgery) 是指截断双鄂骨上鄂和下鄂骨, 矫正下鄂位置或重新设计下部轮廓的手术, 于1849年由美国西蒙·胡利亨(Simon P. Hulihen) 博士首次尝试。
胡利亨博士成功将因烧伤导致下颌牙龈骨突出的21岁女性患者的下颌部分切除, 转移到后方。这是首次对通常被称为下颌前突症的"下颌前突症"进行手术。 进入20世纪后,从将突出的上颌向后推的手术到将双颌全部削骨的手术等多种下巴矫正术不断发展。
照片提供:韩国id医院/ 2000年主导代双鄂手术大众化的id医院代表院长朴相薰
韩国在1980年代首次尝试了正颌手术, 2000年代以美容为目的广泛传播。日后创立韩国id医院的朴相薰代表院长,曾担任过首尔峨山医院颅面畸形中心所长、美国纽约大学整形外科交换教授, 被评价为引领双鄂手术大众化的主角。
他关注了现有方式下患者的不便, 有效地改善了手术方法, 为双鄂手术成为整形外科手术提供了转机。摆脱了牙齿矫正后进行手术的传统方式, 通过"先手术-后矫正"大幅缩短了手术时间。另外, 通过省略手术后固定上牙和下牙的颌间固定过程的"无捆绑"(No-Tie) 手术方法, 消除了恢复患者在呼吸及吃饭过程中所经历的不便。
将双鄂手术的美容效果极大化的"T字截骨术"也是在朴院长手中诞生的。2000年代又名"V-line"的热风,偏爱瘦脸型的时期,发表了将颌尖骨削成T字型改善脸型的手术方法。 与削去下颌骨、使厚度变薄的又名"旋转削骨"的方式相比, 降低了神经损伤的危险, 同时脸部线条的变化进一步提高。
照片提供:韩国id医院/ 神经线下面部分的“T字截骨术”
T字截骨术在2007年美国整形外科学会杂志《美国社交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上也被介绍过, 作为韩国整形术的革新性尝试而备受关注。之后在2014年,还研制出了延长短而钝的下颌尖的"V-line手术法",并追加登载在海外学术杂志上。
朴院长利用2004年开院后长时间积累的丰富执刀经验和新的尝试, 在世界上首次出版了面部轮廓术专用教科书。2017年与盆塘首尔大学医院整形外科白龙民教授共同执笔的《Facial Bone Contouring Surgery》以面部轮廓术的实际事例为例, 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和插图, 为医疗团队提供帮助。
照片提供:韩国id医院/ 朴相薰id医院和盆塘首尔大医院朴龙敏教授共同撰写面部轮廓手术专用教科书《Facial Bone Contouring Surgery》
作为整形外科手术, 引领双鄂手术扎根和发展的朴相薰院长作为外科医生, 将至今积累的经验与社会贡献活动相结合, 展开了才能捐赠活动。
韩国id医院多年来一直通过"江南区寻找新面孔事业", 向因先天性或后天疾病而遭受经济困难的医疗弱势群体免费支援整容手术。相关医疗服务事业得到了热烈响应,还扩大运营到了首尔市全境。另外, 2013年以后每年都会赞助绿色雨伞儿童财团, 实践儿童捐赠社会活动。
韩国id医院为需要变美帮助的人们而做出的努力在去年获得了保健福利部长官奖。 为了美丽而激烈思考的过去20年。 希望韩国id医院今后20年也能成为美好的道路。
(新闻来源:韩国新闻)